首页 > 互动交流 > 征集调查

巴中市水利局关于公开征求《巴中市进一步盘活水资源资产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为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进一步盘活水利资产,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水利局代市委、市政府起草了《巴中市进一步盘活水资源资产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提出意见和建议。请于2024612日前将意见建议反馈到市水利局。

1.函件寄至巴中市江北大道中段37号市水利局404

2.联系电话:18116712070

3.电子邮件发送至656529238@qq.com

 

附件:巴中市进一步盘活水资源资产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巴中市水利局

                                        2024511

 

 

巴中市进一步盘活水资源资产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文旅新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各大型水库建设管理单位:

为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进一步盘活水利资产,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和巴中市2024年经济工作推进会议精神,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思路,立足巴中水资源禀赋,充分考虑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在保障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基础上,以构建现代水网体系为总揽,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为抓手,探索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水资源变水资产、水资产变水资本。

2026年,水资源利用率达12%以上,水面开发达2500公顷以上,新增蓄水能力2亿立方米,累计撬动社会投融资10亿元以上。到2030年,全市现代骨干水网体系初步形成,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全市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益全面激活,基本实现水资源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15%以上,水面开发达3500公顷以上,水能开发达170万千瓦以上,累计撬动社会投融资30亿元以上,实现水经济年综合收益10亿元以上,为巴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提升水资源配置能力

(一)加快构建现代骨干水网体系。根据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以水利工程补短板强弱项为主线,以建库、联网、保供、护安为抓手,布局区域水生产力。以红鱼洞、黄石盘、江家口、青峪口、高桥、兰草、泥溪等大型水库为龙头,建设一批防洪控制性水库工程;以青龙嘴、官房沟、双河、案家沟、谭家河、干沟河、红岩子等中型水库为节点,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以汇田河、杨家沟、金溪河、寒溪寺等小型水库为补充,建设一批补充水源工程。2030巴中现代骨干水网体系初步形成,新增蓄水能力3亿立方米。(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林业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文旅新区管委会。排在第一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深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以乡村水务示范县建设为抓手,依托大水源、建设大水厂、构建大管网,加快推进县域城乡供水高质量发展,新建和整治水源性供水工程30处,新建和改扩建规模化供水工程31处,因地制宜实施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改造,逐步构建起一县一网”“邻县联网县域供水网络。依托县(区)级水务公司,全面推行3+1管护模式,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县级统一管理,探索推行农村小型、分散供水工业化公司+村级管水员理模式。到2030年底,全市农村规模化供水率达到80%以上,基本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委,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管委会

(三)加快推进灌区一体化建设。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总体原则,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大力实施大中型灌区建设和现代化改造,加快建设红鱼洞、湾潭河、二郎庙等新建大中型灌区,开工建设恩阳区南部片区中型灌区工程,全力推进玉堂、友谊中型灌区续建和节水配套改造,储备后溪沟、龙洞沟等5个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提高农田灌溉用水利用效率。力争2030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以上,基本实现中型灌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总目标。(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三、深化水资源转换改革

(四)积极推进水权交易。依据经济发展规划,综合考虑人口、工业、农业等因素,研判未来发展用水需求,与全市现代水网建设相衔接,优化分配用水总量指标。加快江河流域、水利工程初始水权分配,将用水权全面分配到流域、区域、用途,探索建立取水户水权、灌溉用水户水权、公共管网内用水户水权分配体系,2025年全面完成辖区内自然流域水权和工程水权的县级用途用量分配。积极推进集约节余水量水权交易,搭建水权交易平台,推动区域之间、流域上下游之间、取用水户之间的水权交易。(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文旅新区管委会)

(五)建立健全水价形成机制。坚持以工补农、以城补乡的定价原则,深入推进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健全有利于促进水资源节约和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水价标准。坚持分类施策,精准定价、配水、计量、奖补,加快完善供水工程水价形成和水费收缴机制,到2025年,全市用水计量收费率达到70%。以农村供水水价为突破口,试点推行县域内县城、乡镇、农村分别实行同网同价,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先手棋,重点打造1+5范片,逐步建立健全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到2025年,全市各类用水价格标准基本建立,为水权交易、投融资奠定基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利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文旅新区管委会)

四、做优水资源四大产业

(六)发展绿色水能产业。抢抓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机遇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已建成水电站、水利水库规划建设总装机38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集群,实+发电+跨流域调的水电融合发展。优先推进南江120万千瓦、平昌3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尽快开工建设高桥、兰草、泥溪水库及配套水电站,加快推进江家口、青峪口水库配套水电站建设,稳步推进小水电规范运营和现代化改造,实现水资源再利用和水价值再提升,促进以风、光、水、储、天然气为主的清洁能源一体化发展。(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利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林业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七)打造高端酒水产业。充分挖掘利用巴中丰富水资源,深化对全市优质水、精品水研究,以行政用水、政府用水为引领,精心培育打造巴酒巴水中品牌。积极引进1-2家国内知名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进一步延伸高品质饮用水产业链条,围绕高端矿泉水、饮用天然水、母婴用水、特色饮料、酒类、美容养生、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逐步实现由单一产品向系列产品的拓展。(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水利局、市商务局、市投促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文旅新区管委会)

(八)做优生态养殖产业。立足高山冷水、水库、山坪塘等优质水面水体资源优势,做资源+生态渔文章,让渔场田、入库、上因地制宜发展规模生态养殖,利用大中小型水库、山坪塘等丰富水资源,积极发展陆基设施循环水、池塘流水槽循环水、工厂化循环水等渔业新业态,不断推动江口青鳙、通江斑鱼、南江洋鱼、虹鳟等名特优新水产品的集约化养殖,到2030年成功打造一批巴中特色的水产养殖精品园区,增巴中水产识影响力。(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文旅新区管委会)

(九)推动水旅融合产业。统筹推进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文化发展,构四大水旅融合品牌,将生态好水变成文旅活水。依靠城区河段沿岸和城周边水库水域自然水景观,打造一批滨水景观湿地公园品牌;依托诺水河、光雾山、驷马水乡、恩阳古镇等国家A级旅游景区,构建高品质水旅融合集聚区,打造一批水旅康养品牌;深挖巴中水系文化,以水利风景区建设为载体,申请认定一批省级以上水利遗产,建设水文化博物馆,培育红色水文化廉洁教育示范点,打造一批水文化特色品牌;做资源+新业,打造一批生态垂钓基地、水上运动基地、水岸露营基地等水趣新业态品牌。到2030年,四大水旅融合品牌基本形成,以水营城、以水聚人、以水兴业的目标基本实现。(责任单位: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文旅新区管委会)

五、撬动水资源市场资本

(十)加快水利资产市场化。创新研究水利工程不动产,明晰水利资产产权,全面清理已建成和在建水利工程的土地使用权、水利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2030年基本完成水利工程清产核资、确权颁证。积极推进水库、山坪塘、农村供水工程的使用权和特许经营权的产权交易、转让、出租、质押等市场化交易。探索水利工程范围内的土地资源和河道砂石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特许经营权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用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积极包装一批优质涉水项目,到2030年,基本构建起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水利投融资体系。(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审计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文旅新区管委会)

(十一)探索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结合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探索水资源生态价值的量化和交易,试点推动绿色金融模GEP生态价值探索水权质押+双边登的融资模式,积极推行取水权质押贷款取水贷。充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推进水资源价值转化,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水资源价值实现路径。以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为重点打造一批水资源价值转化示范点。(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文旅新区管委会)

六、强化保障措施

(十二)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同推进。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工作推进专班,统筹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各项重点工作、重大事项的决策部署。各专班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做好项目审批、资金保障、用地保障、生态红线控制、林地使用等要素保障和服务,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林业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文旅新区管委会)

(十三)全面摸清底数,分类编制实施方案。结合水资源基础调查工作,全面摸清辖区内现状地表水、地下水、自然流域可利用水、本地工程水等水资源的存储量和取用水量,对全市农业、生活、工业、环境等各行业的用水现状和未来新增需求进行分析、预测,评估现有水利资产,掌握水资源供给侧底数,摸清水资源可市场化、可资本化的资源基数,分类编制水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实施方案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市国资委,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文旅新区管委会)

(十四)明确开发主体,集中统一经营。结合市国有企业改革,从现有国有企业中改组(或新组建)一家市属国有企业。该国有企业作为巴中市水生产力主要载体,主要发挥投融资、建设运维、开发利用主体作用,牵头实施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逐步发展涉水衍生产业。(责任单位:市国资委、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文旅新区管委会)

征集结果

意见征集期间,未收到反馈意见。

发表意见

  • *您的姓名:

  • *联系方式:

  • *您的意见: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