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五创联动

文化下乡去 春风扑面来

——访省级“文化扶贫示范村”恩阳区牛角溪村

发布日期:2021-01-26 09:05 文章来源:巴中日报   浏览量:

日前,省委宣传部、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扶贫开发局等部门联合开展“文化扶贫示范村”创建活动,探索文化扶贫的有效路径。对照《四川省贫困地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院坝)建设基本内容和指导标准》,经过县(市、区)申报、市(州)推荐、联合评审、抽查复核、网络公示等程序,经创建成员单位审定,决定命名我省124个行政村为四川省2020年“文化扶贫示范村”,其中我市恩阳区花丛镇牛角溪村、南江县公山镇响水村等8个村在列。

1月12日,记者来到恩阳区花丛镇牛角溪村,寻访这里的文化印记。

历史积淀深厚

冬日的清晨,漫步在牛角溪村,没有拥挤的人流,没有喧嚣的叫卖声,只有乡村独有的宁静,诉说着古村独有的风情。

牛角溪村位于恩阳区西南部,距花丛场镇7公里,东接柳林镇桅杆垭村,西靠矿石村,南抵曹氏祠村,北连道山村。牛角溪村村支书谭定斌介绍,全村幅员面积3.2平方公里,辖3个村民小组1578人,有耕地面积1100亩。全村以芦笋和黄精为主导产业,种植芦笋42亩、黄精350亩。2014年,牛角溪村被认定为贫困村,2019年全村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据资料记载,牛角溪村村落形成于明清,因村内有一块类似牛头形状的石头上长有两个天然孔洞,一遇吹风的时候,风进入孔洞就会发出像“哞哞哞”牛叫的声音,一声接着一声十分逼真,远近可闻。久而久之,村民便把这块石头取名“牛角石”。

上世纪30年代,红四方面军在川东北作战期间,曾将该村作为驻地。该村名为“双庙大队”,80年代叫“十大队”,90年代因“牛角石”的传说更名为“牛角溪村”,村名就由此诞生。

牛是勤劳、力量与财富的象征,而这块石头一直在刘氏家族的土地范围内,恰巧那些年刘氏家族人丁兴旺,做每一件事也特别顺利。于是,村民便说那是一块会发出牛叫的石头,是上天赐给刘氏家族的好风水。一时间,引来部分村民的羡慕。附近的他姓人家因为私人恩怨十分嫉妒刘氏家族的好风水。为了破坏刘氏家族的风水,让其家族走向衰落,他姓人家就偷偷将那两个天然的石孔洞凿大了一些。由于空间大小发生了变化,后来刮风时,石孔再也发不出响声,居住在周围的村民们惋惜不已,他们便拿这个故事教育后代要心地善良,不能为了个人恩怨背后搞破坏。

“村内民居是典型的川东北民居风格。”谭定斌介绍,牛角溪村民居整套建筑重视风水,顺应天然,又不拘泥于形式,格局依势而建,风格与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体现了自然与人文融合的环境观和生态观。当地现存院落多以三合院、四合院、丁字形为主。民居坐北朝南,以堂屋为轴线,左右对称。堂屋左右为正房,挨正房为转角。三合院、四合院的左右直下两竖列称厢房。房前有阶沿,堂屋正前的阶沿称大阶沿,厢房前为小阶沿。

城市里高楼林立,把冬天难得的暖阳都遮挡住了大半。坐在牛角溪村部的院坝里,乡村的阳光仿佛能温暖整个冬天。牛角溪村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房屋的土砖外墙呈现出饱经沧桑的容颜。每户人家的外墙、晒架、院坝,一年四季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夏天晒干菜、秋天晒辣椒、冬天熏腊肉……牛角溪村村民的生活,就这样在日出与日落之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人文资源富集

在牛角溪村,有一处远近闻名的自然风景,只要亲眼见过,都会拍手叫好。这石头类似一棵巨大的笋,高丈余,单独直立。在它的顶部长着一棵黄连树,石头上并没有土壤,部分树根从树枝上悬空生长,已经有170年左右的树龄。黄连树在石笋之上,枝叶繁茂,风吹雨打,仍屹立不倒,演绎着生命的坚韧和顽强。

清晨,站在牛角溪村的田埂上,看到整个村子都沉浸在烟雾中。田野上方覆盖着薄薄一层烟雾,迷迷蒙蒙,仿佛一幅大肆渲染的水墨画。牛角溪村的民居掩映在树丛中,许多房屋都被树木遮住,只留下房顶露在外面。树木旁边是一层水雾,为村子增添了几分仙境般的感觉。树木和房顶上方是被云遮住的天空作背景,灰白的天空没有一点杂色,笼罩在整个烟雾中的世界使村庄显得更加宁静。

张家大院位于牛角溪村2组,建筑物为穿斗木结构,青瓦屋面,人字水屋顶。房屋四壁多用木板装成图案形,为采光需要,在壁面设计安装推窗或固定窗户,俗称窗格子,夹壁多用竹篾编成,外糊草泥后再用石灰粉刷。其窗户雕刻手法有镂、透、圆,或兼而用之,边版装饰则多用浅浮雕写意如意或缠枝花卉。中堂和中梁,多画有太极图或如意缠枝花卉等图案。建筑构件和装饰等细节古朴精致,建筑造型精巧,建筑风格淡雅飘逸。据记载,张氏祖先从湖广来到四川,最早居住在镇垭庙成子山。清道光年间张氏兄弟三人分家,一个去了尹家镇水磨坝、一个去了花丛镇秤杆村,张文秀被父母分家至牛角溪村,系张家大院第一代主人。

这座老房子经过岁月的洗礼,“脸”上已经刻出一条条深深的皱纹。记者跟着牛角溪村村委会副主任辜德志一起来到张家大院,置身其中,可以感觉到每一块土石、每一片旧瓦都跳动着文化的脉搏、讲述着历史故事,时间与空间完美转换。大院有十多间房,建成一排,底层的房间用石头砌了近1米,上面是土墙,石头上面长满了青苔,土墙已经斑斑驳驳,像是在诉说着年代的久远,有的房门已经没有了。我们小心翼翼地进入已经歪歪斜斜的堂屋,房间墙面是用泥土做的,左侧的墙面已经发黑,像是用木炭熏过一般。

牛角溪村历史悠久,其饮食文化内涵丰富,美食品种多元。有豆花、水馍馍、蒸馍、豆干、腊肉、柿饼等食物沿袭至今,独具地方特色的菜豆腐稀饭更是当地百姓宴客的佳肴。菜豆腐稀饭制作工序多、耗时长,只有重要客人到家方才制作此佳肴。当地流传一句俗语:杀牛等得,煮菜豆腐稀饭等不得。

在传统的农耕生活中,村民们在山间、田间劳作时,在院坝里歇息时,想起什么唱什么,一人唱来众人合,用唱山歌的方式解乏、表情达意。牛角溪村人民勤劳质朴,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物质文化遗存,其民歌主要有在生产劳动中唱的劳动歌和薅秧歌。

文化生活丰富

文化扶贫与产业扶贫、旅游扶贫一样,其目的都是为了让贫困群众摆脱贫穷状态。而文化扶贫却又区别于物质层面的扶贫,其目的是为了真正扶起村民的脱贫大志。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更好地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牛角溪村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公益性、均等性和便利性原则,采取村“两委”主抓,通过整合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切实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和实效性,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脱贫走向小康路,乡亲心里喜洋洋’,扶贫歌曲唱进我们心坎里,也唱出了我们的心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感恩伟大的祖国。”在送文化下乡活动中,村民张翠芳听了扶贫歌曲后有感而发。

张翠芳告诉记者,自从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将丰富的精神食粮送到家门口,感觉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乡亲邻里更加热闹和谐。”她说,自己喜爱戏曲,传统戏和现代戏都看,最爱看川剧,小孩子们则喜欢看歌舞、相声。

文化火热的背后,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支持,也离不开文化人才的“助燃”。“全村建有1支文化宣传队,有文化人才12人。”谭定斌介绍,在文化阵地的建设上,牛角溪村建有图书室,藏书1600余册,文化多功能活动厅60平方米;建有农民夜校、党员活动室、卫生室、电商中心;成立了“老龄协会”,建有老年文化休闲阵地60平米;有村小学1所,教学器材、体育器材、电教设施一应俱全;村部的院坝添置有健身器材。健全的基础设施解决了村民休闲、文化娱乐、养老、看病等问题。

历史的光影穿过,传统的农家文化已被很多人淡忘,小康生活的乡村既要有富甲一方的经济发展,也要有文化精神的指引,乡风文明才能在滚滚浪潮中坚守住纯真、增加魅力。

文化阵地建得好,用得更好。牛角溪村还结合本村特色开展文化活动。谭定斌介绍,村里组建了文艺宣传队伍在春节、劳动节等节假日期间,自编自演群众喜闻乐见的“三句半”、脱口秀等节目,弘扬孝道文化,引导群众自力更生、发家致富。同时,充分利用村文化活动室、老年活动中心组织开展法制教育、健康养生、举办笛子、二胡演奏、卡拉OK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

“文化阵地带动乡风文明,群众脱贫致富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经济建设和乡风文明每年都有新发展、新变化。”谭定斌说,文化扶贫工程实施后,给牛角溪村带来了不小的变化。文化扶贫给村民带来的不仅是艺术享受,更是为村民提供了新的生活方式。通过文化扶贫,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增强了脱贫的信心,使“扶志”“扶智”成为精准扶贫的加速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